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课题研究 >> 正文
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时间:2024-05-23  来源: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主要论据;

基本理念

《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进行综合性能力训练的课程,作为管理科学的分支,它集中研究一个组织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以保证自身的生存与持续发展。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知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经营战略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战略性思维,开发战略管理的能力。战略管理必须要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熟练使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工具。要做到消化吸收,关键在于“做”或“练”。所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宗旨是: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当前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已经落后,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为了提升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水平,亟需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及企业需求,对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基于这一现状本课题展开了研究,旨在为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指明方向。

主要论据

1.教学方法概念

要想对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研究,需要理清何为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顾名思义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方法,而所谓方法则是指人们为完成某件事,或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或措施。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采取得当的方法,方法运用得当,事情处理起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使事情办起 来不那么顺畅,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窘境。正因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作为方法论中的一个分支,是将方法论运用于学科教学中 产生的,是教学论中一个基本的概念。由于个体思想、所受教育、所处环境的不同,导致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对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并不那么统一,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 界定,但在大方向上基本保持一致。

国外学者斯卡特金就表示:“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教师一整套有目的的动作,教师通过这些动作组织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美国学者L·H·克拉克和I·S·斯塔尔则定义:“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而日本学者藏原三雪也表示:“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的,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成长,指导他们工作和学习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对教学方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学者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就曾经写道:“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师生在同一个活动中所采用的包括教与学两个部分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王策三则认为:“教育方法是指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中,为达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采取一定教学手段的一套活动方式。”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方法的界定都有着自己的说辞和定义,但在基本上是存在一致性的。现就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方法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将教学方法的定义做如下总结。首先,教学方法的使用要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性手段,不仅仅只是为了去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帮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学方法是连接师生相互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师生双方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方法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效连接,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设置,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不同,选择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方法紧密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再者,教学方法是可实施的方法、手段与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任务,会采取具体的具有 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授课讲解,这就是教学方法。而这类方法必须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如果无法操作,将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最后,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教学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具体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变化,都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2.相关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只是传统教学呈现的那样,由教师简单的课堂讲授,单向灌输理论知识到学生的头脑之中;而是学生应当在已获取的知识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本人自主思考和摸索,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建构的形式展开学习。他认为:“构建内部心理表征应通过学习的途径来实施,不同于传统学习侧重将知识从外部灌输到记忆中,而是基于已有的经验,在与外界的交往中探索新的途径。”皮亚杰指出,学习成效不单单只是某一方面的影响与作用,而是个体与环境二者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是“教”与“学”两个过程的有机结合,不仅仅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为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探析提供了基本指导和现实借鉴,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入,为建构主义理论深入教学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也加强了教师、 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连接,提升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也大大提升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梯子,以通向更高层次的理解。当然,学生必须自己爬梯子。”网络时代下的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创新必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有效利用师生交互的优势,积极推进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2)混合学习理论

混合学习理论大致出现在上世纪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柯蒂斯邦克认为混合学习就是“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集合。”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就是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网络化学习优势相结合,在此过程中,既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网络时代探索创新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混合学习的融入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除了接受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在课前自主观看学习视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在线讨论交流互动,从而实现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与深化。网络时代下运营而生的混合学习理论,通过学生课前观看视频的自主学习,向学生传递课程知识,再由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讲授并对学生疑惑进行解答,从而实现知识在学生心中的内化与深化,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为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创新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文献查阅法:采用文献查阅法对课题研究中涉及的相关资料、研究动态等进行查阅与整理,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案例分析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作者所在的单位广州南方学院为具体研究对象,对该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案例的形式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调研法:采用调研法对广州南方学院中的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观察法:采用观察法对广州南方学院中企业战略管理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及其应用情况、教学情况等。

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中,分为课题准备阶段、课题实施阶段、课题总结阶段三个过程。

课题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对课题研究中涉及的相关理论概述、研究动态等进行阐述,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明确课题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课题实施阶段:首先对高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特殊性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再采用调研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对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在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促进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题总结阶段:对课题研究中涉及的相关资料、结论等进行汇总,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研究。

三、实验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1.高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特殊性

由于战略管理主要研究和解决的是企业长远性、全局性、动态性等企业可持续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理论和操作性,因此企业战略管理有别于市场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偏重于职能领域的管理特点,这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有别于其他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高层性和抽象性

有不少学者和学生都认为企业战略管理属于企业家或高管团队的职责,而非中层管理者或一般员工的指责,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讨论战略问题不助于企业绩效。这样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战略管理具有高层性,并不是说企业的其他员工和管理人员不能没有战略思维,只须执行;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中高层管理团队、一般员工的相互作用 和影响,共同打造基于不同部门、不同管理团队之间有机结合提升企业的战略能力。战略管理的高层性指的是,企业高层或企业家在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基于整合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视角制定企业的总战略,而不是全部的战略。中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职能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同时也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来自于国外,当然其中也有我国的战略思想。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如竞争优势、竞争战略、五力模型、竞争多态性、多元化、国际化等相关概念和理论,是相当抽象的。加上教科书中不少案例来自于国外,由于市场制度、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差距,国外的企业案例虽然能较好的解释书本理论,但是由于中国市场制度以及中国企业现阶段发展的特征,这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对国内外企业的了解和实务经历,要求学生短时间内结合理论与企业实际来深入理解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和相关理论,是较难的,也是抽象的。

2)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很强

企业战略管理围绕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个核心,以企业内外部战略要素为起点,分别从企业的职能层、业务层、公司层三个层面进行企业的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以及战略变革。企业的三个层面和战略的三个过程,构成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也是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但这个分类需要之前对企业的职能管理理论有一定的理解和综合能力,才能更进一步理解这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相对于传统教战略管理教科书的理 论体系,现在比较盛行的教科书,如希尔、琼斯、周长辉编著的《战略管理》和希特、爱尔兰、霍斯基森编著的《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都逐步加入了战略领导力、组织结构与战略、公司治理、战略性创业等新知识,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强化了管理伦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理论之间存在很强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如果学生对其中的理论理解不好,可能会对整体的战略管理理论的理解偏差。

3)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都要求学生积极融入到团队讨论当中,并且根据任务要求做好相应的材料准备、小组讨论和发言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自己能够充分发挥,同时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学生在探讨战略管理案例过程中,学生将会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于其中,并不断提升自己和团队的自我学习、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这些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主干课程,应考虑如何培养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分析企业战略中的各种问题,并能够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转变教学方式,在深化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全面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但目前常规性的教学方法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理论知识向实际运用的转化,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参与式、启发式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因为案例教学活动通常遵循“提出问题一分析原因一形成结果一总结反思”的步骤。课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案例资料,对案例中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解决办法;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小组讨论,汇报展示讨论的结果,并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观点和想法;课后,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报告和作业练习进行评价和打分,让学生了解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3)教学方式富于创造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内外实训场所和实训基地,通过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并内化成为自己能够掌握运用的知识与技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思维都处于积极开放的状态,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与交流分享学习成果,会产生各种新的想法,使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实践教学法不仅要求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掌握,而且更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施“课前自学+课堂内化+课后反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提升。

4)可以更好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定位

在企业战略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需要与企业沟通磨合,重新定位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企业也需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学校应根据企业发展和学生就业需要,在对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以实践为重、理论够用的原则来开展课程教学。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践学习,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而且让校企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企业和学校还可以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3.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清晰的课程教学目标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是按照“精讲多练、结合实践”的基本原则,精炼讲解核心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战略分析部分,要求学生在熟知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实训演练的方式着重掌握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的各种方法。又如,在战略选择部分,要求学生在熟悉企业各个层次战略决策过程相关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训+课程实践掌握企业各个层次战略制定的步骤和方法。

然而,高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造成许多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战略思维能力和管理认知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对其提炼信息、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这样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2)理论化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

《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理论知识的实际意义,也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企业实际管理状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战略决策制定的过程和方法。但是,不少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知识讲授+案例分析为主,学生通过训练虽然能够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受限于教师对案例的设计与驾驭能力,加之课时有限,学生实际上很难全面参与其中。同时,大多数教师在讲解该课程内容时,往往过于偏重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没有结合某个具体的行业和经营环境来讲解,加之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太少,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未被充分发掘出来。

3)落后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参与性不高

目前,虽然讲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师很多,但真正具有《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却不多。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大部分时间仍然用在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即使在课上引人案例分析,往往只是作为对传统讲授法的一种补充,教学方式依旧沿用理论诠释+案例分析的传统教学方式,即教师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诠释,让学生先对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理解,然后再通过案例来对前述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说明。但这种单向传输的授课方式,造成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对知识的领会和应用效果较差。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去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同时现在对课程考核方式更多的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在较大程度上影 响了学生团队合作方式完成战略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转向以个人为主体、以记忆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4)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改进

高校在开展《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不少任课教师意识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他们往往更注重形式化的教学工作,虽然也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课堂教学,但对于学生实践方面的训练却不够重视,这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尝试着通过随机点名、小组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学生在课前没有就案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即便勉强参与到问题讨论和小组活动中,学习效果也往往差强人意。

4.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1)优化课程教学目标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应以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除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外,还应注重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应突出理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操能力。尤其是要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以便为他们将来毕业进人职场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2)推动课程内容改革

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强调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战略性思维及全局意识,应结合课程的实 际课时安排,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本程建设中教学内容围绕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而进行建设,将教学主要内容分为企业战略管 理概论、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等四个部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这四个部分的基本内容以外,主讲教师在把握战略管理发展 的前沿,以及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现实的前提下,再进行适当的内容添加。

3)教学辅助资料建设

1)典型教材和综合教辅材料的建设

选择好的教材和教辅材料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材选择上,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理论体系的发展,真正研读好的教材,而且也能够根据国内相 应领域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思考。为此,在课堂上给学生推荐本领域内的教材、名著以及期刊,配合这 些经典教材和名著的阅读,学生可以极大地开拓视 野,广泛地汲取战略管理知识精华,在扩大授课知 识面的同时增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好的教材和著作,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重要的行 业或政府相关网站(如中国经营网、中国经济网),来强化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进行 专项研究和思考。

2)多媒体视频案例的收集

为在教学过程中紧随时代发展脉搏,传输先进 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切实了解和掌握中国企业战略 管理的现实,本课程可针对近年来有重大影响力的 题材选取经典视频案例或专题。这些视频资料包括国内多个财经管理类电视节目如《解码财商》《商道》《财经郎眼》以及纪录片《公司的力量》《激 荡三十年19782008》《华尔街》等,基本涵盖战略管理教育的所有主要方面。课程教学中若能将这些独特的案例和一些著名学者的讲座与管理理论结 合起来,会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管理的现实,学会如何去系统地解决问题

4)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1)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案例教学通常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课堂上,教师随机抽取该次课负责准备案例小组中的1人,让其上台阐述案例内容并提出问题,让各小组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然后每个组轮流派出1人上台分享讨论的结果。比如,在“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这一章节,其中环境综合评价——“SWOT分析法”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种分析方法,课前要求该次课负责搜集案例的小组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寻找相关的案例,并在上课前发给教师检查认可后,方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课上,学生分别展示与环境综合评价一“SWOT分析法”相关的几个案例, 交代案例背景后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台下各组派1人分别上台运用SWOT分析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每组成员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之后,询问其他小组成员对该组所分析的内容是否存在疑问,并对疑问进行解答。其他小组成员也可对该组分析案例内容、问题回答等方面进行点评,诚恳地指出该组回答的优缺点或对该组所讲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完善与总结点评。

2)启发式教学法。

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采取情境设计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场景中不同的角色,通过对某个企业运营状况的分析,进行思考、讨论,从而进行下一阶段的启发式教学。例如,教师在对企业战略选进行描述,针对其中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扮演该场景中某个角色,就该企业管理人员的战略选择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还有更好的决策方案分别讨择这一章节讲授时,在课上通过对某个企业经营场景论。在对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各抒己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经过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之后,让他们按小组分别派人轮流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然后教师对其小组发言进行补充与说明,得出结论后,再带领学生进入课程章节的学习。

3)社会实践法

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虽然可以较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学生来讲,在今后的工作中仅仅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运用更加直观的社会实践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的兴趣。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企业或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调查前,学生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通过走访调查,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撰写调查报告。调查归来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调查成果,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邀请企业高管或职能部门管理者进校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通过介绍他们的工作体会和管理经验,并解答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可以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

4)角色扮演法

通过创业团队的组建,每个同学在团队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可能是首席执行官、市场经理、营销总监,也可能是人力资源经理等,使学生在具体的角色情境中,体验角色工作,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案例教学法

在案例的选择上,应该做到既有短小精炼,能够反映企 业战略管课程理某个知识点的案例,又有融合整个模块、项目的案例,使学生既能够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细小知识、任务深入理解、掌握,又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把 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每一大的内容模块讲解完毕 后,再选择一些能够体现企业全貌的大案例,组织学生学 习,使学生能够立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全局分析、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做既符合应用型院校学生 的学情,也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在案例的使用过程中, 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平台提前 将案例资料下发,并下达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预 习、熟悉案例基本资料,对于案例会涉及的知识点有大概认知和了解。课上,让学生进一步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轮流派 代表发表本组意见,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最后由教师进 行归纳总结。这样做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 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 和团队协作能力。

5)课程教学评价的变革

在教学评价上,改变传统的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的评价形式,注重平时的过程性评价;改变单纯进行理论性考核的 评价形式,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改 变单纯的闭卷考试的形式,使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课程评价具体由三方面组成,即平时评价、任务评价和期末 评价,三项成绩的权重分别为30%30%40%。平时评价 由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课程笔记、热点问题分享五部分构 成,每部分所占权重比为20%;任务评价主要由项目分析成 绩和项目实训报告结果成绩构成,引入自评和团队互评及 教师评价三个维度,这是课程评价的重点,主要评定的依据 是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和工作态度;期末考核理论考试采 用笔试,试卷以主观性、应用性题型为主,要求这一部分试 题权重占试卷总成绩的70%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校企合作是提升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与企业建立多元化的沟通互动机制,从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此,一方面通过鼓励教师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社会服务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来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此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为契机,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经验,从而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此外,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考虑派教师到企业深入学习,组织教师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反馈,增加教师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经验。

四、成果的效益及社会影响;

战略管理理论在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建立在管理基础理论、职能管理理论之上,研究和解决企业长远性、全局性的问题,以保证自身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强调综合能力,本课题对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中,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具备在实践中熟练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能为企业制订战略计划、进行战略管理、构建竞争优势做出贡献。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为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提升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水平、促进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五、实验研究中所存在问题;

战略管理是高校管理学类本科生必修课。该门课 程对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 抽象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本课题对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究时,虽然取得了既定的研究目标,但研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课题研究中以作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对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但一所高校的数据分析,显得数据相对单薄,无法对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进行客观的反映和评价。其次,课题研究中由于时间关系,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课题研究成果的效果如何还未可知。

六、今后的发展设想;

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扩大课题研究范围,再选取2-3所高校对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现状进行调研,为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其次,针对课题研究成果未得到应用的问题,则应加强课题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完善和改进,发挥出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的作用。

七、参考文献。

[1]万壮.高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卷宗, 2019(21):306.

[2]付守佳.应用型本科转型改革背景下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研究——以"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为例[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0(12):35.

[3]景娥.关于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科教文汇, 2020(31):4.

[4]刘洁,潘月杰.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战略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 2019, 6(27):74-76.

[5]张正."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4):4.

[6]靳文学.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 21(13):3.

[7]王铁男."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 2022, 8(28):114-117.

[8]刘晓野.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 2019(12):1.

[9]靳文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改革——以酒店运营模拟实践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 2021(19):3.

[10]陈园.启发式教学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的探索[J].智库时代, 2019(31):2.

[11]王铁男.基于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4):3.

[12]马海燕,周国华,曹献秋.新商科建设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一流课程建设体系的设计[J].学园, 2022, 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