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国际教科 >> 正文
德国教育的分流制度
时间:2015-05-06  来源:郑也夫  
【核心提示】德国近代的教育制度始于1806年开创了服务全体公民的义务教育。封建的等级传统、德国人的务实精神,导致封建教育制度结束,分轨制诞生。
竞争过于激烈、适龄人口中参加高考者比重过高,是当下中国教育目标让位给应试的根本原因。要改善这一状态就要缓解竞争,为竞争降温的根本手段是减少竞争的参与者,即较早分流,将一部分学生疏导至职业教育,降低高考竞争强度。在当今世界,教育不分流的典型是中国和美国;分流的典型是德国和英国,特别是德国。思考德国的分轨制教育,可给我国教育提供启示。
德国近代的教育制度始于1806年开创了服务全体公民的义务教育。封建的等级传统、德国人的务实精神,导致封建教育制度结束,分轨制诞生。分轨之一是与大学衔接的文科中学,之二是训练平民子弟的国民学校和职业学校。之后经威廉二世演至魏玛共和国,此种教育体制不断强化和完善。1920年颁布的法律规定:所有儿童接受四年基础教育,四年以后开始分轨。覆盖全民与分轨制两大特征使德国教育效果显著。其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得德国成为文盲率最低的国家,培训出的优秀工人托举起它的制造业。此外,德国的大学和学术研究自20世纪初至二战前,也几乎世界第一。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几乎是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打造的,可见德国大学的历史高度。
德国小学四年。四年后学生们分流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科中学。
主体中学。其学制5年,即5—9年级。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接受职业培训,没拿到主体中学的毕业证书很难找到职业培训岗位,而在德国没有经过职业培训不能上岗。
实科中学。其功能也正是中间性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可以接受职业教育,进入专业学校和专业学院,另一方面成绩很好可以转入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学制6年,即5—10年级,比主体中学多一年,可使主体中学中有能力的学生转入实科中学,获取这里的毕业文凭。
文科中学。其学制9年,5—10年级是中学,11—13年级是高级中学。前者属于义务教育,后者是非义务教育。按照巴伐利亚州的规定:“文科中学学生读完10年级后进行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文科中学高年级就读,不合格者转入其他类型学校学习。”
很长时期,德国的学生在十岁时便确定了受教育的学校,乃至终生的职业方向。但在现当代,这种制度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1964年《汉堡协议》确定5、6年级为观察和定向的阶段,即将分流的门槛推迟两年,将分流的决定做得细致些。1973年联邦政府甚至表示要建立独立于学校类型的定向阶段。德国教育的主权在各州,联邦不过是给出一个原则:定向期各类学校教授同样的课程和内容。定向阶段的最终实施分为两种:独立于三类学校之外的学校,隶属于三类学校中的一种。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后者。他们依然是十岁时分流,不过在之后的两年内享有适应和调整的权利。
定向期的设立是德国社会对其传统教育体制反思、改良和妥协的结果。这种反思不限于定向期,其另一个思路体现于“综合中学”。综合中学的思路是将三类中学统一于综合中学,让各阶层的子弟读同样的初中,以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并消除阶层间的社会隔阂。这一实验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开端于社会民主党执政的黑森州。综合中学的实验又分为“合作式”与“一体化”。“合作式”就是“在一所学校中保留了中等教育的三类中学……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比较容易地在不同学校类型之间得到转换”。“一体化”式的综合中学打破了各自独立的三轨制,但没有放弃,而是微观地处理德国教育一向重视的因材施教。其教学上尊重每个学生各科的不同侧重面。虽然各科没有相关性,但是在学生毕业时,一体化综合中学依然要归纳每个学生的成绩,分别让他们拿到主体中学毕业证、实科中学毕业证和获得向文科高中阶段过渡的资格。综合中学的出现,使德国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早期分流的根据是,多数人在十岁时已表现出日后的潜力。早期分流的收获是可以缓解竞争,其代价是晚熟的人可能遭到淘汰。要完善这一制度,就要避免十岁定终身,要造就虽然十岁分流,但有制度保证非文科中学的优秀学生日后还有读大学的可能。这不仅减少了分流制度的消极性,也是其自身在现当代社会中能否持续的重要前提。
因此,德国三类学校之间转轨通道的畅通程度如何,多少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从中走进文科中学,是我们考虑德国分流制度的重要因素。1994年德国获取大学入学资格的各类学生的相关数据显示,早期分流到实科中学与主体中学的学生中,大约12.5%—15%获得了普通大学的入学资格。此外还有第二条道路,即非在校生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直接参加各类学校的中等教育结业考试及高校入学资格考试。成人业余教育大学举办的各种成人补习班有力地支持了非在校学生的考试。其主要措施就是“晚间文科中学”和“大学预科”的建立。二者的学制都是1—3年,最长4年。前者是白天工作晚上上学,后者是全日制不允许打工,部分人甚至可以获得国家提供的奖学金。这证明了德国教育分流制度是有通道的,并非十岁定终身。
现代社会中的多重因素刺激了分阶层民众晋升的欲望,分流制要在这样的氛围下持续存在,必须优化自身。手段之一是上文所说的通道的建立和转轨的可能,而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必须有自己的优势和吸引力。
德国职业教育有自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一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晚期。学徒制在德国早就成了重要的社会制度安排,工业制度承继并完善了这一制度。凡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在就业市场均处于明显劣势,其失业率较高。而且即使被雇佣,也仅从事极简单的工作。德国职业学校类型繁多,性质各异。培训方向众多,培训专业细致,更增加了学生选择的困惑。德国人称之为“学徒定位”,并设置专门的机构和程序帮助学生完成这一影响毕生的职业选择。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特征和精髓。单纯由学校提供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这种脱节,由职业学校、企业、企业协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还共同决定就业市场上某种职业的具体技能要求”。这种职业教育最终给予学生的好处是就业的便利,即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就业的安全网。职业教育文凭的有效、通用及不可缺少,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的核心。
早分流之得失利弊,要在比较中认识,或者说要转化为早晚分流的利弊比较。利弊的第一项思考是筛选潜在人才的效度。早分流的弊处在于,可能牺牲了晚熟者。德国教育制度中的“转轨通道”和“第二条道路”对此做出了有效的应对。当然,晚熟者的损失未必得到了完全的弥补。没有一个筛选制度可以无偏差,适度的偏差或可成就一些人和一个群体。利弊的第二项思考是两种学习过程对学生素质的影响。经德国、英国文法中学进入高校的学生,更享受学习过程。中国、美国进入高校的学生曾面临更大的入学竞争压力,无暇享受学习过程,难以体会所学知识的内在魅力。特纳说,经过充分的比较研究,在英国,学生成就与被测量的智力之间的相关性比美国高,而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的相关性比美国小。利弊的第三项思考是对未入高校者。早分流的代价是剪断了很多少年进入高校的梦想。但与此同时,这些少年获得某种职业技能,帮助他们较少风险地找到一份工作。晚分流的代价是让无数少年为高考陪绑;他们高考失意时,以从来没有得到任何职业技能培训的状态被抛向社会。利弊的最后一项比较是合法性。任何制度的制定者都会为自己的制度辩护,并且要建立一些配套系统来贯彻制度的逻辑,以期赢得公民的拥护。美国人选择了晚分流的教育制度,是因为其公立中小学在软硬件各方面日趋平等。他们以此为自己的制度背书。更多的德国人热爱早分流的教育制度,并以多个子系统特别是精致的职业教育系统来支持它。原因之一也是他们在乎自己制度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