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教科在线 >> 正文
别让教师论文失却应有价值
时间:2015-05-15  来源:admin  

   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周建国

 
   在倡导中小学教师做“研究型教师”的当下,写论文成了教师们迈向“研究型教师”的一个标杆。其实,教师们写论文,需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需要自觉反思本职工作,必须对已有的经验教训进行梳理、总结,需要将实践上升为“自己的理论”。由此可见,倡导教师写论文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可在当下,论文成了职称评审、学科骨干、名师、特级教师和评选各类先进的“敲门砖”。一旦荣誉到手,论文也就此“打住”。在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中,论文更成了“头道门槛”,尤其在高级评审中,论文更是“头号杀手”。爱之深,恨之切,没有论文想评职称“爱你甭商量”。于是,教师们就打起了“网络下载”、“东拼西凑”、“移花接木”、“偷梁换柱”、顾枪手“炮制”、拉关系走后门、套编辑“近乎”、出高价买版面的歪主意,论文随之也失却了应有价值。 
   可笑又可悲的是,有不少刊物的编辑,居然也玩起了“馋猫捉肥鼠”的游戏,只要愿交“版面费”、“评审费”,外加包销数千册杂志,不但“睁只眼闭只眼”,还不惜拿出看家本领,亲自帮老师“涂鸦”,使原本的“丑小鸭”变为“白天鹅”,大模大样地“登堂入室”出现在各类“正式刊物”中。而在论文中,压根儿没有老师自己的新理念和新体验,论文只是标榜和抬高老师“身价”的“嫁衣裳”。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这种规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教师同医生、律师、工程师一样,也是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需有一定的本专业理论素养,论文从一个侧面,能印证专业理论功底和业务素质。尤其是评审中学高级,必须提交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两篇论文的规定,更有它的合理性。因为中学高级教师是享受副高待遇的专家型教师,理所当然要具备一定水准的教育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业务素质。 
   其实教师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教育教学问题的“漩涡”之中,倡导教师做“研究型教师”,要求教师写教科研论文,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提倡做反思型教师。通过对常态下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觉反思,帮助教师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通过写来促进教师和学生同学习、共成长,通过写来提高解决各类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写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通过写来自觉寻求教育教学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内涵。所以,教师们的研究应着眼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要把“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小中见大,善于捕捉教育教学生活中不经意的各种问题,关注细节,多做有心人,从小课题研究起步,从写小文章做起。 
   教师的论文尤其要脱下“严谨、呆板、单一”的“黄马褂”,提倡研究“范式”多元化,撰写风格的“五彩缤纷”,论文形式的“百花齐放”。教师们撰写的有创意的课例、案例、教例、教学反思笔记、教育教学随笔,好的教育教学设计,对某个教学问题的片段研究,有创意的作业设计,所讲述的教育教学故事,自己的研究日志、教育手记、校本教材的开发等都应理直气壮地列入论文和教育教学成果的评审范畴。 
   希望教师们能走出撰写论文的误区,更要走出研究怪区,别让论文被职称和各类“先进”牵着鼻子走,应该大胆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通过写把自己的思想亮出来。教师们所研究开发的有新意的题目、教例、案例不应被戴上“应试教育”的“高帽子”,这些“小儿科”恰恰是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最理想、最深刻的智慧结晶,教师们的这些“拿手好戏”,我们更要大力宣传,竭力鼓励、提倡,更企盼相关刊物的大编辑能“高抬贵手”、“大开绿灯”,在刊物的“园地”里给予“一席之地”,千万别让论文失却应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