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教科综合 >> 正文
科技教育的“术”与“道”
时间:2016-06-08  来源:admin  


   新闻背景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公众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则构成科技创新的重要土壤。今年3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其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体系,并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总目标。”
   ●3月24日,全国政协召开主题为“大力加强科普教育”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十几位全国政协委员、科普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为推广科普教育而建言献策。
   ●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召开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科技教育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以及来自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四中等基础教育界的校长们,畅谈基础教育阶段科教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当下,一场时代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碰撞出来的火花,正在中国教育的天空里蔓延。

“从去年到今年,有关科技创新的实践教育活动,在中国教育界热闹异常。”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科技教育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理事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副组长胡卫平说,在当前基础教育变革的时代,以科技教育创新推动学校发展,正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新一轮的热点。

   “科技教育、科普教育、创新教育将会成为新一阶段教育的大潮。”长期从事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竞赛管理中心主任谢文辉也敏感地察觉到科技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但是,科技教育者对当下科技教育热热闹闹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也夹杂着几许担忧。
 
   科技教育,离不开人文情怀
   “近年以来,我国科学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重术不重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我们传统上比较注重科学的物质力量,把它作为强国、发展科技、经济和军事的工具。把科学教育的意义,仅仅理解为掌握有用的工具,突出了它的工具和手段的功能,而忽略了科学对于形成人的正确世界观(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重大作用,反映出对于科学的实用主义观念。他提出,科学教育要突破工具理性,要崇尚价值的理性,把工具的理性放到恰当的位置上,不被它限制。他呼吁通过教育,让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因为,当我们的国民具备了科学教育的基本素养以后,做事就会有逻辑、重证据、求真求实讲道理,整个民族的科学品位才会得到提升。”
   “教育者应当思考怎么样使科学教育的途径不断优化?”陈凯先抛出的问题引发一线校长们的思考。陈凯先说,传统的科学教育,往往在讲到一个现象时,先把结论告诉大家,至于这个结论怎么来的,怎么发生的,问题怎么解决的,中间过程讲得少。他呼吁要让青少年在学习创造过程中体会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统一性。要把接受型教育,变为探究型教育,破除现在科学探究有时候表面化、游戏化、八股化等形式化的情况。
   陈凯先委员的观点,引起一线校长们的一致认同。

   “尤其在小学的基础教育方面,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深圳市红岭小学校长张文晋看来认为科学素养的培育,首先是改变教育教学的思维和观念。要培养善于思考、善于思辨、善于怀疑,也要有批判的精神的人。要给学生设定一个方向,让学生敢于围绕问题,自主去求证,自主尝试,自主摸索。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引导,在活动上要给学生留出培养科学素养的空间。


   “目前,以教室内讲授方式为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低级认知水平上发展。在当下出现科学教育热的时候,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究竟要追求什么?科学的背后,如果没有情感,没有价值观的课程,其实是很危险的。”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认为,科学课的开设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并形成一些科学品质。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科学课依旧停留在教知识层面。
   “哲学影响了我们的思想,科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要做有‘温度’、有‘情怀’的科学教育,在教学中一定要渗透人文精神的关怀,比如对人的尊重、价值、命运的维护等。”高峰表示,当我们在向孩子们传授科学知识的时候,要意识到科学的背后如果没有情感,没有价值观的课程,其实是很危险的。所以如果没有道德情感的内核,科学越先进、越发达、越进步,对人类带来的后果将越严重。
   让科学家再度回归成为社会偶像

   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各种思潮激荡,价值观多元化。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人生的追求和理想的纷繁复杂,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真知的兴趣和热情有所下降,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功利性趋向增强。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项关于“职业理想”的调研。参与调查的对象是某市8000多名高三学生,其中文科考生4200多人,理科考生3600多人。结果排名第一位的是公务员,第二位是律师,然后是医生和记者,前几位中没有科学家。
   这一调研结果引起陈凯先委员的担忧。“在青少年学生中,平庸的人生理想和功利价值追求在滋长。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对科学研究不感兴趣,长大了也不愿当科学家,国家怎么能发展,中华民族怎么能振兴?”在陈凯先看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家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
   陈凯先也指出,当前的科学教育在方法和形式上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譬如,科学课的考试比较着重知识的记忆,对理解和逻辑的把握比较欠缺;学科界线比较分明,不同学科知识和同一学科内部不同部分的知识相互孤立,联系和综合不足,缺少融会贯通;教学方法比较刻板枯燥,缺乏趣味性、启发性、探索性;比较着重讲授已有的知识,对科学家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介绍比较缺少,因而对启发学生的理性质疑,探索未知的能力培养不足。“达尔文对学校教条的课程不感兴趣,他喜欢收集昆虫、贝壳、鸟蛋、矿石,喜欢做化学实验;爱迪生从小就爱科学,爱寻根究底,他看见鸡在孵蛋,也想要孵鸡蛋;钱学森小时候玩飞镖游戏,他就探索空气的动力学,看怎么能够飞得更远……”陈凯先说,这些科学现象背后的探索故事本身对孩子们有着更强的吸引与启发。他建议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而且要讲授科学家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讲授科学家的故事。
“一个不崇尚英雄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全社会应该崇敬能够引领社会前进、国家发展的人,科学家便是其中之一。”陈凯先呼吁全社会要提升科学的正面形象,增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提升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提升中小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让科学家再度成为孩子们心中崇拜的英雄、敬仰的偶像。
 
   对学科课程的冷静坚守
   在北京市2018年新中考改革方案中,特别侧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将有10分开放型社会实践的分数。
   一听说北京的中考要加分,很多社会机构早就瞄准了学校的市场,于是许多学校的实践活动以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热闹闹地开展了。
   “科技教育火热的背后还潜藏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应试的功利心。”胡卫平表示,在这种需求导向下,很多学校不惜花大价钱购买设备、聘请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科技活动。但胡卫平认为,科学教育最根本的内容还是在课堂上。“如果课堂不重视,课程与教学不重视,仅仅凭课外的科技活动,而且这些科技活动仅仅是一些学生在里面活动而已。比如说像机器人活动,在一些学校开设过,如果仅仅把机器人活动开设成操作活动就没有任何价值,如果不和学生的思维创新结合起来,这种活动基本没价值,就是热热闹闹的活动而已。”


   “一个人的思维的发展规律是通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逐步推进的。这些素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初级认知阶段和高级认知阶段。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一定是从记忆开始的,有了理解,才能有应用。譬如,语文这门课也是从听说读写开始,绝对不是开始就会创造,没有记忆就很难理解一篇文章,理解不了文章,就很难应用。”针对科技活动轰轰烈烈开展的现象,高峰表示教育人必须要坚守学科课程的意义,不能忽视和削弱目前的课程体系。毕竟,不管什么样的实验室,什么样的空间,只能为一部分孩子做准备,不可能全部的孩子都有兴趣学习。学校仍然是孩子们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形成人格的重要场所。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科学教育关系国家前途、民族未来,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针对当前科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教育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创造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教育。”陈凯先呼吁。

   本文刊登于人民政协报2016年5月25日第9版